您好,欢迎您访问杭州市服装行业协会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杭州市服装行业协会 > 首 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 持续受山寨品牌困扰 新百伦再诉混乱“N”标鞋

持续受山寨品牌困扰 新百伦再诉混乱“N”标鞋

杭州市服装行业协会 发布时间:2017-10-30 点击次数:

新百伦在中国持续受到山寨品牌的困扰。10月26日,记者独家获悉,新百伦贸易(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百伦贸易”)就“N”商标案与两家被告企业于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召开二审第二次听证会,双方补充交换新证据。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该案一审判决时被告曾表示不满并提起上诉,不过,此次二次庭审后被告方提出了和解意愿,希望双方品牌可以共存。

新百伦

  再诉商标案

  “N”标鞋山寨乱象由来已久。据了解,此次新百伦贸易再与被告方新百伦(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百伦体育”)、琪尔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琪尔特”)对簿公堂,主要是因双方对一审判决结果均有所不满。

  新百伦贸易认为一审结果中的赔偿金额远低于诉求金额。而新百伦体育上诉原因则在于三个方面:首先,New Balance和新百伦贸易公司的《许可协议》只许可了在美国注册的三个注册号的N注册商标,并不包含与本案新百伦贸易主张权利的“中国5942394号”注册商标近似或相对应的商标,新百伦贸易没有得到实体授权,也没有诉权;其次,新百伦体育认为两家运动鞋上的“N”标识不够成近似,不会导致消费者混淆误认;此外,新百伦体育认为,新百伦贸易的“N”字标识不构成知名商品特有装潢且更不能与注册商标同时主张权利。

  但原告代理律师表示,对方认为在鞋品所使用的LOGO是其注册商标的使用,并未侵犯新百伦贸易的商标权益。而实际上,新百伦体育在鞋品上使用的“N”字标识与其注册商标区别较大。除此之外,琪尔特公司所生产的鞋品在外观设计、“N”字标以及包装方面都与新百伦贸易的鞋品均比较相似,此理由也是在案件辩护中主要的反驳理由。

  据悉,杭州铁路运输法院于2016年7月正式受理有关新百伦贸易诉讼新百伦体育、琪尔特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并判决被告琪尔特、新百伦体育立即停止在其生产、销售的运动鞋上使用本案侵权“N”标志以及立即停止使用并销毁带有本案侵权“N”标志的运动鞋产品的宣传材料,除此之外,被告应赔偿原告新百伦贸易经济损失300万元。

  被告欲和解

  尽管双方有意再次提起诉讼,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庭审结束后,被告法务代表向法官以及对方律师提出有关商标侵权的观点。

  被告法务认为,在鞋品标识上其实有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区别。同时在表述过程中也流露出协商和解的意愿,并提出双方本为一行,“可以在没有商标侵权的情况下寻求品牌共存”。从对方法务的庭下行为不难看出,新百伦体育以及琪尔特公司已经有意寻求和解。

  原告律师表示,早在一审时法院已经主持过调解,但是对方提出需要4-5年的时间进行鞋品标识修改,新百伦贸易认为,对方并未体现和解诚意。因此,在一审过程中,新百伦体育以及琪尔特公司也并未有和解意愿。对于此次的和解诉求,原告律师表示,由于此前双方没有讨论过和解一事,需要征求原告公司方面的意见,同时也要看对方是否有足够的诚意。“和解的首要条件是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而不要一味地拖延时间”,原告律师称。

  被告律师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案件迁延日久两败俱伤,新百伦贸易公司利用未生效判决全国各地投诉,我方受损严重并疲于应对,如果条件合适不排除和解的可能”。同时,北京商报记者就此询问新百伦贸易公司的和解意愿,对方表示,目前暂时不予回应。

  品牌侵权难杜绝

  实际上,本次案件并不是新百伦在遭遇的首次侵权事件。据了解,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前,需先注册英文商标,再将中文拼音、中文、LOGO图形全部都要注册完毕,以此确保不遭受抢注。

  对于此次侵权事件,北商研究院特约专家、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认为,一家企业品牌的知名度越高,越容易受到不正当企业的模仿,并不是每一个消费者都了解品牌的真实性,这些山寨企业正是利用这种漏洞,仿造正牌产品,本次官司也是由于新百伦的“N”字商标引起。通常情况下,仿造企业会通过模仿商标或知名符号包装自家商品,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除了新百伦,许多知名企业都遇到类似问题,例如耐克、阿迪达斯等。但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教授郭燕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新百伦遭遇的侵权行为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影响,因为新百伦不同于耐克或阿迪达斯,没有自己的高端产品,耐克或阿迪达斯的仿造品售价低廉,消费者容易区分,但新百伦的价格辨识度较低,且款式变化不大,消费者更难区分。郭燕认为,仿造企业通常是看中正牌企业的名牌知名度,利用品牌效益赚取价差,推出仿款。即使被告侵权也可以利用官司的时间差赚取更多利益。

  不仅是同类产品的侵权,许多周边产品也会出现抢注行为。例如知名服装品牌名称被仿造企业做成眼镜商标等,这些行为会让消费者误以为正牌企业开始销售衍生产品。导致正牌商家利益受损。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仿造企业的出现,也满足了小众消费者的虚荣需求。赖阳认为,品牌侵权所产生的法律成本对原告企业来说较高,但对于被告企业而言,在原告没有赢得官司的情况下成本极低。即使原告赢得官司,由于此类仿造企业公司架构简单,财务资金不清晰,可能会导致赔偿资金难以追偿。所以许多企业不希望以法律手段解决。

上一篇:浙江理工大学120周年校庆暨“健盛杯”内衣设计大赛点亮“浙理时尚” 下一篇:柯桥布匹市场惊现假承兑汇票,多家纺企已“中枪”

分享到:

加入收藏 | 打印本文 | 返回列表 | 返回顶部

时尚快讯

更多
  • 大批量生产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促进服装定制发展,推动制造强国建设,以“定制融汇智能制造”为主题,由中国服装协会联合浙江省经信委、绍兴市柯桥区政府举办的“中国服装定制高峰论坛暨浙江省时尚产业联合会成立大会”6月15-16日在浙江柯桥拉开序幕。   在市场变革中,当越来越多的企业…
  • 从多元角度审视中国服装定制行业的现状
    为促进服装定制发展,推动制造强国建设,以“定制融汇智能制造”为主题,由中国服装协会联合浙江省经信委、绍兴市柯桥区政府举办的“中国服装定制高峰论坛暨浙江省时尚产业联合会成立大会”6月15-16日在浙江柯桥拉开序幕。   在市场变革中,当越来越多的企业…

品牌推荐

更多
协会概况
协会简介
会长寄语
协会章程
组织机构
协会荣誉
入会条件
行业新闻
行业动态
财经动态
政策法规
面料辅材
会展信息
时尚前沿
时装快讯
着装顾问
服装T台
时尚评论
街拍达人
协会动态
通知公告
图文报道
协会活动
服装人才
人才推荐
人才招聘
服装人才库
品牌企业
品牌企业
企业展示
服装人物
服装学堂
培训讲座
技能大赛
职称评审
技能考评
学历提升
服装学堂
下载中心
协会工作
职称考评表
入会申请表
在线报名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